优质课堂,从“教学评”一体化开始
作者/来源: 小编 发布时间:2024-10-25 浏览次数: 次
教学过程中,有些教师的课堂往往较多关注如何教,较少关注怎样学是不争的事实。实际上,很多教师都能认真备课,认真上课,但是却忽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反馈。
这些因素往往造成了课堂上有教无学,有学无评,有评却剥离于教学环节之外,教学评分离现象司空见惯,从而导致先进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难以在课堂学习中落实。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。它旨在将评价融入教学中,使评价与教学相互交织,相互促进,共同推动教学的有效实施。教学评一体化的重点是将评价作为一个连续、动态的过程,与教学相互渗透,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,提高教学质量。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优质课堂,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教师的教、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,使三者有机整合、协调一致。在人本主义、建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下,以学生为主体、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共识。以“学为中心”的教育思想是将学生的需求、兴趣、能力和学习风格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。我们所熟知的尝试教学法、洋思模式、杜郎口模式、黎世法老师倡导的“异步教学”、卢仲衡老师指导的“自学辅导教学”等几项教改之所以取得好的效果,根本原因就在于遵循了“先学后教”、“以学定教”的教学规律。教学任务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,以学生的学习为先,为学生的学习服务。教师应以学为中心开展逆向教学设计。评价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他们了解自身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。评价结果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掌握、技能提升等方面的进步和不足,从而激发学习动力,调整学习方法,明确努力的方向。评价是为了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。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教学调整,提高教学的指向性,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,避免教学出现偏离目标的现象。
同时,对于教师而言,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。它能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、教学方法是否有效,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,提升教学质量。此外,评价中的反馈信息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,以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点对点、面对面进行辅导和支持,从而提高教学的达成度。教师在设计评价任务时,该评价任务要在内容覆盖、难度水平与学习目标相匹配;评价任务要灵活地嵌入教与学活动的各环节,监测相关目标是否达成。在教学评一体化中,评价是教和学之间的桥梁,其关键功能在于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,进而运用这些信息支持接下来的教与学的决策,从而保障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落实。教学评一体化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,是优化教学过程,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,也是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。